1.一般來說,低先導壓力比閥的運動控製性能和穩定性更好,尤其是帶大慣性負載的類彈簧係統。
2.對於(yu) 液壓馬達,高先導壓力比的閥可提供良好動態控製。但是由於(yu) 馬達存在泄漏,還要添加彈簧製動裝置來鎖住負載。
3.高先導壓力比的閥可提高液壓係統效率(減少熱耗),但是降低了穩定性和運動平穩性。
4.一般情況下避免在閉環靜壓係統中應用平衡閥,因為(wei) 會(hui) 導致係統過熱。
5.平衡閥不是低壓工作元件。使用尺寸大的閥並不能降低能耗。係統壓力一般應大於(yu) 750psi(50bar)。
6.建議將閥安裝在離執行元件近處,以大限度的防止管路失效對係統造成影響。可以直接將閥集成到執行元件上,采用板式安裝閥塊,可直接栓接到油缸/馬達安裝麵上。
7.平衡閥設定值小設為(wei) 負載壓力的1.3倍。
8.對於(yu) Sun插裝平衡閥,順時針(麵對閥看)旋轉調節螺釘是壓力設定值降低;逆時針使其升高(可認為(wei) 調節螺紋是反向匹配)。
9.平衡閥選型時其尺寸可略小,不可略大,因為(wei) 閥的目標就是產(chan) 生閥壓降。
10.選擇較小先導壓力比來保證係統穩定性。先導壓力比越小,控製性能越好。
11.先導壓力比10:1的閥僅(jin) 限在馬達回路或需要先導壓力比10:1的先導單向閥回路中使用。
12.平衡閥達到開啟壓力的85%時就會(hui) 複位。
13.在複位壓力下試驗平衡閥的泄漏量不超過5滴/分。將閥設定值設置到1.3倍大負載壓力時,大壓力不會(hui) 超過設定值的77%(1/1.3),因此可認為(wei) 是一個(ge) 無“泄漏”元件。背壓會(hui) 抵消先導壓力。對於(yu) 無外接口閥,其增加的閥設定值仍為(wei) (1+先導壓力比)×背壓值(例如,3:1先導壓力比的閥,其背壓所增加閥設定值為(wei) 4倍的背壓值)。
14.盡管平衡閥具有溢流功能,但他並不能被看成一個(ge) *的溢流閥(作為(wei) 純溢流閥使用,其穩定性,噪音和壽命都會(hui) 出現問題)。
15.在先導油路上增加蓄能器可以提高係統穩定性(使得先導壓力更加穩定)。
16.在油缸/馬達和平衡閥之間增加出口節流閥可提高係統穩定性(降低了對平衡閥限流能力要求)。
17.相比於(yu) 無外接口閥,帶外接口的平衡閥的溢流性能曲線的增益很高,近似於(yu) 直動式順序閥(例如,很小的先導壓力變化就會(hui) 使通流能力變化很大)。這使得應用帶外接口平衡閥的係統穩定性相對低些。但是,如果係統還有其他元件會(hui) 導致背壓發生變化(例如比例閥),就應注意這個(ge) 問題(此背壓問題就需要通過改用帶外接口型的平衡閥的給以解決(jue) !)。
18.平衡閥在安裝到係統前就必須設定好其壓力值。這不僅(jin) 僅(jin) 是出於(yu) 安全考慮,主要是因為(wei) 一旦安裝好,就極難進行設定。隻有在極少數場合,才有必要在安裝後再進行調節。